阅读是成本最低、收获最高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中篇小说《心愿》15

中篇小说《心愿》15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王泉滔

   ——15——
   
   
   急救中心发生一起纠纷,致使医院打了一场败诉官司,医患双方都觉得委屈。事情结束后,这天夜里落了一场春雨,随着雨过天晴,医疗纠纷渐渐忘却,而黄淮平原的春天更浓了,从唐朝转世的那两个黄鹂,仍在翠柳枝上嘀啭。
   人们各干着各的活儿,梅立雪要到省城开个会议,她想早去一天,按孔百祥老人给提供的线索去找找郝君兰——一位给自己人生迷茫路口指明方向的至今没有忘怀的人。梅立雪执着地要找曾经帮助过并终身忘不掉的郝君兰,很多人不理解,就连爱人尉迟镜也不理解,时常说她太幼稚、太偏执、太好笑了。她总是这样用事实说服对方:
   “我去年走路跌倒,因为道路湿滑,不能站起,向过路人祈求扶我一把,可是人家怕我讹诈不敢扶我起来。世界需要雷锋式的人物,需要仁爱之心。只所以你认为感恩别人是离谱的事情,是因为你没有遇到难处。当你遇到难处,你就会向往有雷锋这样的人物到你身边来。”
    梅立雪说得没错,“扶不扶”已经成为社会的“病态”,人们吃得好了、喝得好了、穿得好了、住得好了、读书多了,为什么心灵没有以前质朴淳厚了呢?尽管这种社会现象少而又少,但坏事的影响力往往大于好事的影响力。
    对社会不良现象的集体沉默是人类最大的不幸。
    梅立雪要找的郝君兰是罗敷庙村人。她第一次到罗敷庙村,村里人说,有两个罗敷庙村,她去的是罗敷的娘家这个罗敷庙村;在蔡河流域还有个罗敷庙村,是罗敷的婆家。梅立雪要找的应该是蔡河流域罗敷婆家——罗敷庙村。 过些时日,她找到郝君兰的家乡——蔡河流域的罗敷庙村。郝君兰真是这村里人,村里人提起郝君兰,赞不绝口,交口称颂。村里人说:
    “郝君兰是这村的女婿,他老家是东北的,早年在南方上大学,和这村的女孩好妮是同学,俩人相识相爱,毕业后在南方工作。好妮没有哥哥弟弟,也没有姐姐妹妹,父母年纪大了,行动不方便,靠侄子照顾,好妮不忍心麻烦堂哥,就丢下南方工作,回到老家工作,这样照顾老人方便。老人很长寿,又生活了十多年,才相续离世。”
   “郝君兰在家排行老末,他的父母比岳父岳母要年轻得多。岳父母离世后几年,他和好妮又调省城工作去了,人才啊,到哪哪都要。”
    梅立雪想:“孔百祥老人说,郝君兰是本地人;罗敷村人说郝君兰是东北人,到底谁说得对?估计还是罗敷村人说得对。不管谁说得对,郝君兰一定是位好人。”她想到这,问郝君兰调省城哪个单位去了?村民们说不知道。有人指着村里一条小路说:
   “这条小路就是郝君兰那年自己掏腰包给大伙修成的。”
    村民所指的这条小路,是一条贯穿村南村北的路,和横亘东西的村村通的水泥路相比,似乎凸凹了些,略窄了点,但都有好听的名字,水泥路叫“幸福路”,红砖路叫“君子路”。幸福路平坦笔直,干净利靓;君子路粗粝狭长,斑驳的青苔装饰了路面,几只小鸟悠闲地散着步,即使儿童的童车滑过,也没有打乱小鸟的步伐。
   郝君兰岳父家,因人去楼空,显得很苍凉,青砖土瓦房,半颓废的院落铁将军把门,院子里一株枣树伸出墙来,刚刚吐出嫩芽的树枝,比着周围的杨柳,好像春日的暖阳才照射到似的。梅立雪告别村民,骑上电动车走了。郝君兰旧宅里发出“铃铃”的声音,好像是风吹房檐下的铜铃声。
   省城就是省城,不比乡下,高大雄伟的建筑,鳞次栉比,直插云霄;宽敞干净的路面,车水马龙,人声喧嚷;茫茫人海,梅立雪也来过省城很多次,都是陪护病人或到指定的地方培训,这次不同,是提前一天来找她自认为人生路上对她帮助最大的人;有时也有这样的想法:恩人。
   孔百祥老人说,郝君兰在省城南郊教育局工作。梅立雪在南郊区域下车,教育局在哪个位置?她问身边的过路人,都说不是本地人,让她到商店里问问。又到路边的商店问,都说租房做生意,不清楚这一带的变迁。问谁呢?她正走着,前面有个悠闲散步的大妈,体态干净,步伐闲怡,八十多岁的年纪。她走向前去问大妈教育局在哪个地方?大妈很爽快地说出了具体位置。
    坐了五六站路,梅立雪下了公交车,按大妈指点的方向,进入一条小街。从小街出来,也是一条街道,比着大街陈旧了些,比着小街宽敞了些。右手边走了百十米,躲过高大的梧桐树冠,对面就是一个单位。她趁绿灯过到对面,站在单位大门口,门口左边的立柱上,赫然在水泥的凹槽内镌刻着几个阳文:
   “南郊教育局。”
    教育局很零落,寂寥无人,两扇铁栏杆大门的门扣被大锁虚挂着,说明里面有人。梅立雪站在门口喊有人没人,喊了几声,却出来一条大黄狗,立在门内,煞有介事地对着她狂吠。狗一叫,从破楼后出来个时髦小伙子,看了一眼梅立雪,没有搭理就走向深院里去了。这时,又从竹林丛后面走来一位老人。要说老人年龄也不算大,瘦高个,白皮肤,稀疏的斑发露着头皮。他到了门口,制住狗吠,其实他没有说一句话,只是看了黄狗一眼,黄狗就乖乖地在他面前摇尾亲热起来。
    老人没有开门,站在里面,指指自己的耳朵,说:“我耳朵背得很,天上打雷我也听不见,越南自卫反击战时震聋了。”梅立雪掏出纸笔,写了几句话。老人说:
    “南郊教育局搬哪去了,我不知道。我来时,这里已是花圃园了。”
    和老人道了谢,梅立雪又过到对面,还想从小街过那边大街上去,低头一看,街口内边有一位摆地摊买卖古玩的老翁。老翁说:“你问着我,算你问对人了,我女婿就在南郊教育局上班。你从这个街道走过去,前面是个大街,坐九路车,坐五站,就到了。”梅立雪道了谢,刚转身走了几步。老翁说:“要到路对面坐,不要坐反了。”
    车没有坐反,路很顺,梅立雪坐了几站路,正好在南郊教育局下车。教育局在对面,还得绕过去才能达到。
    星期六的上午,教育局里很多人进进出出。梅立雪走入大厅,拐进走廊,有一间办公室。她走了进入,和人寒暄几句,就问“郝君兰是不是在这上班”?话一出口,她觉得这样问不太合适。因为郝君兰先生应该早退休了,这位工作人员太年轻了。
    年轻人很冷淡,看着梅立雪不咸不淡地说:“不清楚。”连问了几个人,都说不清楚。梅立雪想,会计室里应该知道郝君兰,如果他还在这里领工资的话。
    今天不巧,会计出差了,没在家,里面坐着两位年轻人,向他们问了是否有郝君兰这个人,都摇头不知。问会计出差啥时候回来?两个年轻人玩着手机说:“我们也不是他的领导,他走,也不跟我们请假,谁知道他啥时候会回来啊。”
    梅立雪心想,到哪都有一样的赖种,说这话好像是一个老师教的。时间已经接近正午时分,工作人员开始从办公室里出来,到卫生间洗手,准备下班。她看想找到郝君兰的下落,不太可能,别人都要下班,自己没有了耐性,也从教育局出来,经人指点,到不远处小吃一条街去吃午饭了。吃过午饭,梅立雪又到教育局来,本是去开会地点路过,却有了转机。
    初夏的中午,阳光已经有些温度,加上梅立雪吃了一碗烩面,半拉烧饼,走了一段路,浑身热腾腾的,都有汗出来了。她站在树荫下稍歇一会儿,一位年轻人从她身边过去。这位年轻人走得急了点,把插在屁股后面裤兜里的皮夹子蹿了出来。年轻人没有感觉到,急急地往前赶着。梅立雪急忙喊叫他,年轻人回过头看她。她指着地上的皮夹子说:“你的东西掉了。”
    年轻人拐回来,拾起自己的皮夹子,向梅立雪说了声“谢谢”,就要走,又迟疑了。狐疑地问:“上午是你在教育局找人吗?”梅立雪说:“是啊。”年轻人向前走了几步,说:“我们单位年龄最老的人是后院的老于头,他在后院的花圃苑种花养草,是个老职工,一辈子没有调离过工作,你可以问问他,就说我说的。”梅立雪得陇望蜀,忙问:“我应该咋说呀?”年轻人说:“你就说于筱筱让问的。”
    教育局不像小街口处的那个——铁栏杆大门,这个是电动遥控大门,靠近门卫岗亭处是个滑溜曲栏门。梅立雪从曲栏门进去,门卫问她找谁?她说:“我找老于头。”门卫说:“噢,找筱筱的爷爷啊,进去吧。”
    午后的南郊教育局很静,从对着大门口的办公大楼的右侧顺时针拐过去,几座大楼都在绿树掩映中。可能是初夏,树木茂盛,草坪蓊郁,稍有曲折的路面上,没有一片落叶,黄鹂喜鹊,枝东枝西,啁啾嘀啭,只听声音,无鸟身可见。梅立雪想:世间真有意思,市高招办有位“老芋头”,这里也有位“老于头”。拐了几拐湖泊沟畔,一眼望去,左后角有一爿花园,青翠密密,萼红灼灼,越走越近,花园门口是藤条攀缘自然而成的拱门。两位老人吃饭稍晚,正相对而坐,面前有张低矮圆桌,两碟小菜,一盘黄瓜变蛋,一盘花生米,一个啤酒瓶躺在桌旁,一瓶啤酒放在桌上。老人牙口很好,嘎嘣脆地吃着花生米,饮着茶杯中的啤酒。看有人走来,老翁放下筷子,朝梅立雪看来。梅立雪走到近处,欲要说话,老翁先搭了腔:
    “你找谁啊?”
    “我找筱筱的爷爷。”梅立雪回答说。
    “我就是筱筱的爷爷,找我有事吗?”老于头说。这时,老妪搬过来一把杌凳,让她坐下。梅立雪坐下,望着两位老人说:
    “不好意思,打扰您老吃饭了。”
    “没事,不打扰,吃着说着,不打搅,你说啥事吧?”
    梅立雪把找郝君兰的事说了一遍。老翁呷了一口酒说:
    “郝君兰还真在这单位工作过,听你说的,还真是他,中等个子,不白,右耳有点毛病。他没在这工作几年,就调回东北老家了,听说是父母在家没人照顾才回去的,具体那个地方,我不清楚。听别人说,他有个女儿在医学院附属医院当护士,我不认识。”
   “在您老这个单位,谁跟他最熟啊?”
    “要说最熟,也有很多,大部分退休了,很少来单位;年轻人攀高,都调走了。现在这个院子里的人只有我自个见过他。”老翁说。
    “潘局长也应该认识他?”老妪说。
    “潘局长是认识他,都半身不遂、糊涂几年了,他连自己的孩子都不认识,还能想起郝君兰来。”老翁

|<< << < 1 2 > >> >>|


·上一篇文章:中篇小说《心愿》16
·下一篇文章:桃缘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wpwx.cn/news/xiaoshuo/22318141110IEA6A7E08E9D26H074KI.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