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童年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红玛瑙
四、拾落落儿的奇遇
现在的孩子大多不知道什么是拾落落儿,不论是城市的孩子,还是农村的孩子。
拾落落儿,也叫“捡落落儿”。意思是在庄稼收获之后,捡拾被农人落在田里的农作物,将其归为己有的一种劳动行为。例如:拾麦穗、拾花生、拾土豆等。在生产力低下、生活困窘的年代,拾落落儿是一种普遍现象。
北方人叫拾落落儿,南方海边居民管这种行为叫“拾网眼儿”。
其实,拾落落儿自古就有,现如今也有。只不过如今的人即便拾落落儿,也不去一家一户的小块田地了,而是去新疆、东北等有大型农场的地方拾麦子、拾棉花、拾黄豆等。
拾落落儿是一种光明正大、合理合法的行为。在我们小时候,还受到生产队的鼓励。一个原因是生产队干部深知一些社员给集体干活儿舍不得出力气——麦子割不干净、收不彻底;挖土豆、红薯的时候,镢锄吃土太浅。遗落的农作物与其烂在地里,还不如让孩子们捡回家,多少能补充一点粮食的不足。另一个原因是孩子们在拾土豆、拾红薯、挖麦茬和包谷茬的时候,还顺便帮队里翻了一遍地。
每年生产队的麦子一收完,三哥就领着我和弟弟来到麦田里。我和弟弟拾麦穗,三哥用镢锄挖麦茬。何谓麦茬呢?农村的孩子不用我解释了,城里的孩子需要稍微科普一下——就是麦子收割以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有一句歇后语是:“皇上他妈拾麦茬——散心呢。”三哥挖麦茬可不是闲着没事,而是晒干后,让母亲当柴火烧。
当时不知道原因,总觉得母亲用麦茬摊的煎饼、烙的馍馍有一股浓浓的麦草香味,特别好吃。在讲究饮食品质的今天,我才知道麦茬火苗柔和均匀,不容易糊锅。在燃烧的过程中,麦草的香味慢慢煨进了饼里。用炭火和天然气烙的饼就有一股子煤味,让人味觉不适,从而影响了胃口。现在,只要看见“麦秸秆锅盔”、“柴火炖鱼”等招牌,价钱就一定高出不少。
这里需要补充说明一下,我们当年吃的是麦茬饼,麦秸秆还舍不得当柴火烧。母亲把又直又通的麦秸秆泡软,编成长辫子后,盘成一顶顶草帽,供一家人挡雨遮阳。用不完的,就卖给农产品收购站了。小点的五分钱,大的一毛钱。
我也学着做了几个,母亲允许我用卖草帽的钱给自己买点东西。国营二食堂门口每天摆着卤好的猪肉。我花一毛五买了一个猪尾巴,狼吞虎咽地啃了。剩下的钱买了一个铁皮文具盒,上面印着珍宝岛战役——那是当年最流行的款式。
那时候,草帽的需求量很大。村里的女人一有时间,就赶制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草帽。只有机关单位的人下雨的时候才打伞。如果大晴天打伞遮阳,就会招来审视、嫌恶的眼光,甚至还会有闲言碎语。不像现在,一到夏天,满大街五颜六色的太阳伞就如一朵朵移动的鲜花,让人们既享受了夏日的美好,又免受了紫外线的灼伤。
我们还是回到拾落落儿的话题上吧。夏天顶着烈日拾麦穗、挖麦茬着实辛苦,肚子饿得咕咕叫,嘴里渴得嗓子冒烟儿,身上却汗流浃背,但也有如今的孩子想象不来的盎然意趣。
一天下午,我们三人正各司其职的时候,突然,在隔壁地里忙活的福民表哥发出一声召唤:“都来看呀,青蛙要比赛跳远了,看哪一只先跳到水渠里?”
孩子们的玩性往往不会受到疲劳和饥饿的影响。
我们立即围拢过去。只见一大一小两只青蛙捏在福民表哥的手里。他把两只青蛙放在同一条起跑线上,然后松手。两只受惊的青蛙慌忙弹跳而起。只可惜,那只小青蛙在慌乱中迷失了方向。它没有朝着水渠的方向跳,而是试探着跳向干旱的土墚。孩子们一哄而上,拼全力围追堵截。终于,还是福民表哥手脚利索,他闪电般地双手一扣,小青蛙被牢牢地捂在掌心。
福民表哥得意地说:“叫你跑!看你还跑不跑?”
这时候,村里另一个男孩子递给他一根麦秸秆,说:“福民哥,你要是能把青蛙的肚子吹大,我就把今天拾的麦穗给你。如果你做不到,就把你的麦穗给我。”
福民表哥问了一句:“真的吗?不要后悔啊!”
福民表哥把麦秸秆的一头噙在嘴里,准备把另一头插进青蛙的屁股眼。可能是麦秸秆触到青蛙后戳疼了它,它猛地一蹬后腿,把福民表哥吓了一跳,手一松,青蛙顺势逃走了。
福民表哥输了所有的麦穗。孩子们全都“哈哈哈”地大笑,他羞臊得只想钻地缝儿。他蔫头耷脑地去水渠边上洗手。就在这时,他突然又“嘿嘿嘿”地笑起来。大家都以为他受到群嘲后,有点不正常了。
谁也没有想到,福民表哥两只手从水渠里往外一提,两条又肥又大的鲶鱼吊在他手上,狂乱地甩着尾巴。他以胜利者的姿态说:“谁能把鲶鱼身上的黏液洗干净,我就把明天的麦穗给他;洗不净的话,把他今天的麦穗给我。”
刚才那个男孩立刻自告奋勇,说:“我来洗!在水渠边上呢,还能洗不净?”
那孩子蹲在水渠边上,洗啊洗啊,不知道洗了多久,鲶鱼身上还是黏糊糊的。他有些着急了,使出更大的力气。谁承想,脚底下的湿泥很滑,他“扑通”一声,连人带鱼一起掉进水里了,浑身立即湿透了。
水渠的水挺大,福民表哥和三哥赶紧抓住那孩子的手,把他拉了上来。
福民表哥一看对方都成落汤鸡了,就刻意缓和气氛,说:“算了,我不要麦穗了,你都拿回家吧。”
“快看!我们的麦穗要被吃光了!”就在这时,弟弟发出一声尖利的惊叫。
所有孩子都唰一下看向麦穗,只见黑压压一群麻雀正蹲在我们的劳动成果上大快朵颐。
心疼死了!福民表哥捡起石头就砸。其他孩子一起飞奔过去,土疙瘩、石头蛋子雨点般地落在麻雀们身上。大部分麻雀飞走了,两只小麻雀被砸伤了,另外一只当场丧命。
福民表哥捡起三只麻雀,喜出望外地说:“我家黑猫今晚可以过年了。”
由于麻雀偷食庄稼,在1958年的时候,它和老鼠、苍蝇、蚊子并称“四害”。大人小孩对麻雀都恨得牙根儿痒痒,因而,在捕杀麻雀的时候,没有一个人会心慈手软。在全民的除“四害”运动中,麻雀数量锐减。虽然两年后麻雀就被“平反昭雪”了,“四害”最终被定为老鼠、蟑螂、苍蝇和蚊子。但是,人们对麻雀的憎恶情绪延续了好长一段时间。
现如今,麻雀成了保护动物。经过动物学家再三考证,发现麻雀是杂食性动物。虽然它们对农作物有一定的破坏,但是它们也以害虫为食,对庄稼地能起到极大的保护作用。没有麻雀,粮食就会大幅度减产。
当我后来知道这些知识的时候,经常为那些被虐杀的麻雀感到痛心,也为那只差点被福民表哥吹破肚皮的小青蛙感到庆幸——书上说青蛙是益虫,是人类的功臣。
有时候,拾落落儿也会遇到奇怪的事情。
一天下午,我们正在地里拾土豆,那时候叫“洋芋”。三哥在前面挖,我和弟弟在后面的土里翻检。弟弟说他饿了,想吃烤洋芋。三哥便从土墚上撅了些干草,用两块石头使劲打火。火星子还真把干草点着了。
我和弟弟立即把洋芋放进火堆。
也许现在的孩子会问:“为啥不用火柴或者打火机点火呢?”那时候,柴米油盐相对于父亲的收入来说并不是一个小数目,母亲万事力求节俭,绝对不允许我们把火柴从家里带走。还有一个原因,母亲担心我们随身带火柴会捅娄子、惹乱子。村里时不时有孩子放火玩儿,不是点燃了东家的麦秸垛子,就是烧毁了西家的牛棚。官司打到公社干部那里的不在少数。也有人为此大打出手,打伤打残的事情常有耳闻,判刑坐牢的也不乏其例。
正在我们兄妹等着吃烤洋芋的时候,一个戴着眼镜、说外地话的“叔叔”走到我们跟前。我以为他也想吃我们的“美味佳肴”,就不客气地说:“我们拾的洋芋不多,自己还不够吃呢。”
没想到,那位“眼镜叔叔”从口袋里掏出了一颗糖,糖纸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非常漂亮。他神秘地笑了一下,说:“这是一种很贵的水果糖,味道非常甜,你们想不想吃呢?”
我们嘴里立刻涌出一浪接一浪的口水。三哥问:“你是想用那颗糖换我们的洋芋吗?”
那人摇了摇头,说:“我不要你们的洋芋,只要你们去捉几只青蛙、鲶鱼就行了,稻田里的鱼也行。”
我们村里既有旱地,也有水田。旱地种麦子、包谷、土豆和红薯等,水田自然就种水稻了。长大后才明白那是因为我们那个县地处丹江上游两岸,河谷川塬地貌皆有,纬度海拔特点均宜。
我好奇地问:“要那些东西干啥呀?又不能吃。”
那位“叔叔”又神秘地笑了笑,说:“我做药引子。”
“哦,家里有人生病了啊!”弟弟同情地说。
小时候,受老辈人的影响,我们的饮食习惯主要吃地上长的东西,几乎不把水里游的、天上飞的和人的食品联系到一起。孩子们只知道青蛙、鲶鱼和稻田里的鲤鱼、鲫鱼及草鱼可以逗着玩儿。长大后才知道田鸡肉的蛋白质含量比猪、牛、羊肉还高,其丰富的钙元素可以用来治疗青少年和老人的骨质疏松。虽然田鸡和青蛙不是一回事,但都属于蛙类。
长大后才知道,我们为了一颗水果糖,饿着肚子追撵抓捕的鲶鱼肉质细腻鲜嫩,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是极好的营养滋补佳品,可以和鲍鱼、鱼翅相媲美。
长大后才知道稻花鱼肉质细嫩、味道香美,蛋白质含量是普通鱼的三到五倍。
那位“叔叔”用一颗水果糖从我们手里换走了三只青蛙、两条鲶鱼和五条稻花鱼。
福民表哥为了多得一颗水果糖,急匆匆地跑回家,把他爸头一天淘井时捉住的三条大鲤鱼连瓦盆一起端来了。
三哥把那颗水果糖咬成两半,用满是鱼腥味的手喂进我和弟弟的嘴里,他自己就舔了舔嘴唇。他和福民表哥浑身上下又湿又泥,简直就像两只泥猴子。
现在回想起来,当时的我们多么幼稚无知,而那位“眼镜叔叔”又是多么贪婪猥琐。
连我们自己都没有想到,我们拾落落儿的时候还为国家做了一件有意义的事情。
那年秋天,我们正在地里拾红薯。三哥的镢头突然带出来许多吃的东西:麦子、包谷、洋芋、红薯、花生、稻米。再往里刨,还有鸟蛋、鸡蛋和腌肉。
三哥抓起一把麦子闻了闻,说:“这些害人的老鼠,偷了这么多吃的。都坏了!有霉味了!”
我也俯下身子看,包谷和花生都长芽了。腌肉上面有一层厚厚的霉变物。不用打开看,鸟蛋和鸡蛋肯定已经成臭蛋了。
“不要了吧,都成这样子了。”我对三哥说。
“人是吃不成了,可以喂鸡喂猪。”三哥回答。
“可这是队里的粮食!上次英红姐给我割了那点儿麦穗,咱爸都把我打了一顿。”我提醒三哥道。
“你说的也对。虽说是老鼠洞里的东西,但毕竟老鼠是从生产队的地里偷的。就是看着有些心疼,白花花的,真不忍心就这样又埋进土里。”三哥盯着那些“战利品”,说。
“要么,我去问问队长吧,他就在那边。”三哥说完,用双手掬了满满一捧,快步跑向正领着社员在不远处挖红薯的队长。
队长还没有听三哥说完,就不加考虑地说:“老鼠洞里的东西,集体要那干啥?拿回去,让你妈喂鸡去。”
三哥扭头往回跑,身后传来队长的感叹声:“看人家把娃管教得多乖,全村娃都这样子,要省多少事呢。”
三哥听得高兴,步子迈得更快了。到我和弟弟跟前后,三哥抡起镢头,又往深处挖了几下。我的天啊!一个蒲篮大的老鼠洞出现在我们面前,里面的各种吃食能装满满一筐。我们感觉自己发现了聚宝盆,兄妹三人欣喜若狂地用手往筐子里装。
挖出来的装完了,三哥拿起镢头又挖。突然,传来“哐当”一声,镢头被震得撇向一边。三哥揉着手,说:“碰上啥东西了?劲儿这么大的。” 他捡起来一看,是一块青灰色的砖头,质地非常坚硬,侧面有隐隐约约的小方格纹。
三哥又说:“又不是石头,还这么硬的!把镢头边上都打了个豁口。”
对于三哥这个发现,我和弟弟都没有多大兴趣。小孩子最上心的事情永远都跟吃玩有关。
三哥把那块砖头扔到地上,继续挖老鼠洞。“哐当!”又传来一声巨响。三哥拨拉掉浮土,另一块砖头躺在土里,半隐半现的小方格纹和第一块很接近。
同样的事情发生两次,就是再不想关注也按捺不住好奇的心理。 三哥拿着砖头左看右看,就是觉得怪怪的。不就是砖头吗?还搞这么多花纹干啥?平时见的青砖和红砖,哪一块上面有花纹?在犹豫了一段时间以后,三哥决定去问问队长。
队长见三哥又来找他了,没等三哥开口,他就说:“不是让你拿回家嘛,咋又来问了?”
三哥给他看那两块砖头。
队长当过兵,又知道一些我们县的历史。他接过砖头仔仔细细地看了好一会儿,皱着眉头说:“这东西我也看不来,我明天送到县文化馆,让懂行的人看看。”
接下来的故事就让我们一家人始料未及了。文化馆给我们奖了十块钱,说那两块砖头是秦砖。又派人顺着那个老鼠洞往下挖了个把月,周边还拉上了警戒线。
听说考古人员还有新发现,挖出来的东西虽然够不上镇馆之宝,但也有一二陈列在省城博物馆里。
父亲用那十块钱给三哥和弟弟各买了一双黄胶鞋,那是当时所有男孩子的梦想。又买了一块花布,让母亲给我做一个新书包。我以前背的书包都是哥哥们用过的,上面有横七竖八的补丁。
母亲用了整整一下午的时间,给我做了一个镶边书包。那时候没有蕾丝边,母亲便把裁剩下的布条做成褶皱样,沿着书包镶嵌了一圈,还额外做了一个里衬,说这样结实,背的时间长。
第二天,我背着新书包,天不亮就跑到学校门口。等了好长时间后,看门的大爷才打开了校门。
我一生上学十九年,算下来五千多天,那一天是我终生都无法忘怀的日子。
那一天,我抬头挺胸、自信骄傲,走出了现在人说的六亲不认的步伐;那一天,我就像收欠款一样,收回了以前投在别人身上的羡慕的眼光;那一天,我在校园里走着走着,感觉自己长出了一对强健的翅膀。我展翅飞翔,飞过秦岭大山,飞向省城,飞向歌曲中唱的北京天安门。
作者简介:红玛瑙,女,1965年出生,中学高级教师,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教学论文二十多篇,又以“红玛瑙”笔名发表了多篇童话小说、散文和诗歌。
1、《小燕子救妈妈》前六章 《科普童话》2015年1—3期连载发表。
2、《战蟑螂》 《课外生活》2019年第10期发表。
3、《爸妈去支援武汉的日子》 《红领巾》2020年3—5期连载发表。
4、《我帮爸妈去摆摊儿》 《小樱桃》2021年第4期发表。
5、《女排“怪球手”张蓉芳》 《少年时代》2021年第6期发表。
6、《依依破案》共10集 《科普童话》之《神秘大侦探》2021年第8期 开始连载发表。
7、《宁死不屈 战斗到底》——“狼牙山五壮士” 《少年时代》2021年第9期发表。
8、《神舟十二载我行》 《科普童话》之《神秘大侦探》2021年第10期 卷首发表
9、《文秀姐姐的扶贫长征路》 《少年时代》2021年第12期发表。
10、《对面楼顶的柳姑娘》 《文化艺术报》2021年12月13日发表。
11、《在传播爱的路上坚韧前行》 《陕西日报客户端》2021年12月21日推出
12、《小黄鱼讲故事》共四部 《中国儿童文学网》发表。
13、《商洛豆腐姐》 《西部作家微信平台》发表。
14、《那里的黎明很热闹》 《西部作家微信平台》发表。
15、《村里的童年》 《中国儿童文学网》发表
16、《小燕子救妈妈》全文 《中国儿童文学网》发表。
17、《箭毒蛙妈妈在路上》 《中国儿童文学网》发表。
18、《小黄鱼讲故事》前三部有声版在喜马拉雅、酷狗等媒体上线。
19、《中国诗歌网》发表40多首诗歌。
联系方式: 手机 13259965801 邮箱 wangjy65@qq.com
·上一篇文章:奇妙的森林探险
·下一篇文章:你玩个博士研究生出来看看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wpwx.cn/news/gushi/2011920826JFG3I1H966DFF87HE03C.htm
相关内容
匡天龙 |
王本来 |
匡天龙 |
王林鑫 |
江晓粤 |
张汝卿 |
胡敏珑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