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教育最后一个暑假?“双减”风暴将至,校外培训面临大洗牌
来源:中国思维训练智库(他思维) 作者:佚名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在线教育最后一个暑假?“双减”风暴将至,校外培训面临大洗牌 K12在线教育机构的春季课程已陆续结束,7月中上旬,暑假课程就将开课。 但这可能是面向小学生、初中生的在线教育机构最后一个暑假。 “双减”风暴将至。5月21日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下称“双减”意见)。 知情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双减”意见将落地《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的“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 由于与“双减”直接相关的《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将于9月1日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即将到来的暑假或将是小学生、初中生最后一个补习的暑假。 在培训机构云集的北京,“双减”工作已经就绪。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北京市及各区都已召开“双减”推进会,做细工作方案,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具体工作方案中包括维稳”。 “K12学科培训行业将出现剧烈震荡,重新洗牌,然后重新寻找商业模式。”他说。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获悉,即将落地的不只“双减”意见这一份文件,还将发布《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这份文件去年9月1日已经由中央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要求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确保义务教育公益属性。 此外,“双减”工作的关键在校内,减轻学生校外培训机构负担后,为了让学生通过校内学习即可满足需求,还将发布教学管理改革文件,对课程、教材、教研、考试评价等方面作出规定。 对于K12学科培训机构来说,生存空间将大大限缩,目前可行的商业空间只剩下两个:高中阶段的学科培训、接受政府采购进校提供课后服务。 关键的三天 3个月来,校外培训行业风声鹤唳,但“双减”工作其实一直稳步推进。 今年,北京市召开了针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的会议,市区两级成立专班,推动“双减”专项治理行动。北京市教委向各区教委派出了驻区“双减”工作联络员。 “双减”工作在5月、6月快速推进。某区教委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市区两级教委专班几乎每天开会,研究工作方案。” 进入6月,“双减”方案逐渐成型,即将落地。6月15日开始的三天时间,监管部门向外界释放了强烈的政策信号。 6月15日,教育部召开校外教育培训监管司成立启动会。会议强调,以“钉钉子”的精神推动“双减”工作落地见效。 第二天,即6月16日,北京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召开第二十次会议,会议提出,充分发挥学校教书育人主体功能,强化线上线下校外培训机构规范管理。 各区紧随其后,相继召开“双减”推进会、校长大会,宣讲各项文件精神,具体部署“双减”工作。 “‘双减’的基调是坚持素质教育,强调学校是育人主阵地,校外培训机构只是教育的有益补充,提供的是差异化、特色化培训。”上述知情人士说。 第三天,即6月17日,北京市教委印发《关于开展教育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宣传活动的通知》。这份通知从法律法规层面界定了“双减”的执行边界。 通知指出,《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与当前教育系统开展的“双减”工作密切相关,《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修订》的相关内容也与当前教育系统“双减”工作密切相关。 高中生还可以补课 《未成年人保护法》、《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与“双减”直接相关的规定正是周末、寒暑假能否补课。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3条规定,“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同时在第41条规定,“婴幼儿照护服务机构、早期教育服务机构、校外培训机构、校外托管机构等应当参照本章有关规定”。 《未成年人学校保护规定》相应规定,“义务教育学校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组织学生集体补课;不得以集体补课等形式侵占学生休息时间。” 争议在于,不得组织周末、寒暑假补课的主体是学校,还是也包括校外培训机构。 北京市教委通知直接省去了“学校”,规定“不得占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学生集体补课,加重其学习负担。”并要求对校外培训机构、校外托管机构等加强宣传引导,督促其按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第41条规定,执行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有关规定。 政策目的及未来如何执行已昭然若揭。 但《未成年人保护法》还是给高中生在周末、寒暑假补课留出了口子。事实上,《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二审稿》本来规定的是面向所有未成年人,没有留出口子。 公开征求意见后,社会对这一规定有一些不同看法。毕竟,在应试教育环境下,“鸡娃”是相当比例父母的主动需求。 2020年10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发言人、研究室主任臧铁伟在记者会上介绍,经认真研究,对二次审议稿的规定作了适当调整,改为目前的规定。“最大限度保障未成年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同时适当兼顾现实需要。” 这可能是K12校外培训机构仅剩的赛道。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在已经开售的高中暑假辅导班里,学而思网校、猿辅导、作业帮直播课分别上架了52、70、62名教师,可谓阵容强大。 进校开展课后服务 知情人士告诉记者,“双减”落地后,将对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进行一次清理。 一些培训机构的动作已开始明显顺应政策取向。5月25日,新东方在北京市怀柔区注册了一家新的培训机构。这家在敏感时期成立的新校区,有三个特点值得关注: 首先,新校区设立在北京市远郊区。此前,上述北京市某区教委人士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市核心城区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已经饱和,新机构很难获批。而远郊区优质教育资源薄弱,需要和主城区缩小差距。 其次,新校区的业务范围是中学生学科类培训,新东方网站显示,该校区推出了初高中课程,不包括小学课程。 第三,新校区的性质是民办非企业单位,属于非营利性社会组织,而非营利性的公司。审议通过《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的中央深改委会议已经指出,确保义务教育公益属性,办好办强公办义务教育。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还获悉,近日,一家总部位于北京的头部在线教育公司在深圳注册了新公司,并已经将经营主体迁移到了深圳的新公司,主要目的即是在监管政策不明朗情况下避险。 学科类培训空间将大大限缩,但除了高中课程,还剩下另一个生存空间:进校。 6月21日,教育部办公厅发布《关于推广部分地方义务教育课后服务有关创新举措和典型经验的通知》。这份通知透露了重要政策信号。 通知规定了学校课后服务的内容,包括: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指导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阅读、兴趣小组以及社团活动,提高课后服务质量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其中的“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补习辅导”。而就在2月23日的教育部新闻发布会上,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司长吕玉刚的说法还是“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在学校完成好作业”。 这意味着,应试教育之下,“鸡娃”之积重一时难返,政策需要作出一定妥协。禁止周末、寒暑假补课,势必需要在平时予以补平,才不会产生“熔断”,让校外培训转入难以监管的地下。 事实上,一些应试需求更强烈的地区走得更远。据《北京日报》6月18日报道,海淀区教委主任王方说,课后服务还要与课业辅导相结合,有针对性地为学生提供学习指导。 “尤其是要给学生做好辅导、答疑、巩固、培优的具体指导,防止学生转而求助培训机构解决问题。”王方说。其中明确提到了“培优”。 王方还提到,学校可引进区内校外培训机构的优秀师资,以缓解师资不足。国内多地开展课后服务时,也允许引进第三方机构。 学校课后服务采取自愿原则,因此会有学生选择不参加学校服务,或选择社会托管机构。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一家绝对头部的K12校外培训机构已在内部论证开展课后托管业务。
·上一篇文章:“双减政策”严压 教培“凛冬”如何破局?
·下一篇文章:“双减”政策出台前夕,中消协揭露校外培训6大乱象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wpwx.cn/news/guancha/217815321192E7E351EC949E384I5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