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名著100部简介之二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佚名
11、童年 16、第四十一
经典名著
《童年》与其续篇《在人间》、《我的大学》共同构成了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童年》是首篇。在这部小说中,描写的是作者10岁以前的童年时代的生活。记叙了主人公成长、生活的历程,描写了那令人窒息的、充满可怕景象的狭小天地。阿廖沙四岁时,父亲就死了,于是跟着外祖父、外祖母过着贫寒、艰苦的生活。外祖父有着矛盾复杂的性格,他的内心有善良的一面,但贪婪金钱腐蚀了他的灵魂。在这冷冰冰的世界里,只有外祖母庇护、关心着他,给予他无限的温情和钟爱,并对他进行了有益的教导。
作者风采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曰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曰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主要作品还有《母亲》、《小市民》、《最后的一代》。《母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前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1938年出品。原著以无情的笔触揭露了“底层人们的愚昧和可怜。导演则进行大胆的改编和再创造。他没有按传统的历史传记片样式拍摄,而是将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史诗、抒情诗等融于一体,向我们展示了俄国19世纪末外省城市的生活风貌和曰常习俗。
本片获1941年苏联国家奖金。
12、这里的黎明静悄悄
经典名著
《这里的黎明静悄悄》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瓦西里耶夫的代表作。故事发生于1942年5月。准尉华斯科夫“无奈”接受了上级指派来两个班的“兵力”——虽然是一些“不喝酒的”,却一一是穿短裙的年轻女兵;他要指挥她们守卫171会让站设施。一时间女兵们驻扎下来,就在尚未习惯这野战生活的当口,出乎意料地碰上一股德国法西斯侦察兵。她们本可以放过这些鬼子,守住阵地设施就可以了。然而正义和敏感要她们既守住了阵地设施,又以五个姑娘——战士加指挥员的力量与敌人周旋,进行殊死的战斗……
作者以真实而生动的画面,亦庄亦谐的文笔,活泼风趣的艺术语言,再现了那些才从和平岁月里走出来的天真欢快的年轻人,一旦迫使他们面对残酷的战争时,为保卫国土,可牺牲爱情,可别家离子,可以生命为代价的浪漫主义情怀和高昂的英雄主义精神。
作者风采
鲍里斯•利沃维奇•瓦西里耶夫是前苏联当代著名作家。
1924年,瓦西里耶夫出生在斯摩棱斯克一个军人家庭,从小受到部队生活的熏陶。在上九年级时,卫国战争爆发,他志愿奔赴前线。1943年负伤,伤愈后进装甲兵军事学院学习。1948年毕业,任工程师。1956年结束军人生涯,进了著名剧作家包戈廷的电影剧本写作讲习班,从此开始专职创作。瓦西里耶夫1954年开始发表作品,写过剧本、电影脚本和小说。作品题材广泛,主要是卫国战争题材、当代生活题材、历史题材等,其中以卫国战争题材的作品成就最为显著。作者的成名作是中篇小说《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小说发表后被译成多种文字,并被改编成电影、话剧、歌剧、芭蕾舞,受到世界许多国家人民的喜爱。
瓦西里耶夫的主要作品有:中篇小说《伊万诺夫快艇》、《最后的一天》、《遭遇战》、《他们可能同我一起去侦察》、《后来发生了战争》,长篇小说《不要向白天鹅开枪》、《未列入名册》,长篇历史题材小说《虚实往事》,剧本《军官》、《我的祖国,俄罗斯》,电影脚本《例行的航程》、《漫长的一天》以及与K•拉波波尔特合著的《军士们》和《军官们》,自传体中篇小说《我的骏马奔驰》等。
瓦西里耶夫是从创作剧本、电影脚本开始写作生涯的,因此他的作品带有戏剧和电影的特色,结构严谨,情节紧张,语言简洁。由于作者立意高,创作手法独辟蹊径,故而他的作品总能以高昂的英雄主义和浪漫主义激情动人心魄。
银屏再现
影片以回忆对比的手法描述了战争带给一代人的灾难故事。
1942年,瓦斯柯夫上尉带领一部分女高射击枪手守卫一个偏僻的火车站。战争爆发后,为了掩护大部队而迷惑、牵扯德军主力,瓦斯柯夫上尉与五个女战士把德军吸引过来,迂回在荒原、沼泽地、野草丛中,在生死线上顽强搏斗……突然一个女兵被沼泽吞没……突然又一个女兵被冷枪击中,突然……她们憧憬着自己的幸福,想念着自己的恋人,回忆着自己的甜蜜往事,但她们都先后倒在战争中的血泊里……
1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经典名著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著名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的代表作,是苏联文学中最具代表性的名著之一,也是世界文学中最激动人心的作品之一。小说叙述了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一生,为我们塑造了一个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布尔什维克形象。小说发表后,引起巨大反响,主人公保尔也成为苏联及我国青年学习的榜样,激励人们奋勇向前。
作者风采
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沃伦省奥斯特伦什县,父亲和母亲都是工人。因家贫只读过三年小学,就被迫自立谋生,当过食堂小堂倌、司炉助手和电工等。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才加入志愿军。1920年,因负伤复员。不久又在一次与洪水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1924年入党。担任过共青团的区委书记和地委书记。1927年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1933年,他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1935年,荣获列宁勋章。1936年又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奥斯特洛夫斯基的同名小说改编,前苏联基辅及阿化哈巴德电影制片厂1942年出品。
影片展示了保尔坎坷、曲折、壮丽的一生,为我们成功地塑造了保尔•柯察金这一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优秀布尔什维克形象。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双腿致残的情况下,仍不屈不挠地顽强工作,与命运抗争。这种顽强斗志曾鼓舞了苏联及我国整整一代人,成为年轻人的榜样。
14、战争与和平
经典名著
托尔斯泰的代表作《战争与和平》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卷帙浩繁、长达130万字的史诗般长篇巨著。小说取材于1812年俄法战争时期,以1812年俄国卫国战争为中心,反映了从1805年至1820年的重大历史事件。小说从1805年彼得堡贵族谈论拿破仑在欧洲的征战写起,中经俄奥联军同拿破仑全线溃退,最后写到1825年十二月党人运动前夕。作品着重写了保尔康斯基、别祖霍夫、罗斯托夫、库拉金四十家族在战争与和平环境中的思想和行动,以四个家庭的主要成员安德烈、皮埃尔、娜塔莎的命运为贯穿始终的情节线索,描绘了俄国的社会风尚,展示了广阔的生活画卷。
它是一部现实主义的、英雄史诗般的长篇小说。小说的出现,正值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空前繁荣时期,它像一颗璀璨的明星为俄国的文学增添了光彩,也为托尔斯泰赢得了世界文豪的声誉。
作者风采
托尔斯泰是十九世纪所有伟大人物中最为复杂的一个。——高尔基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1910)是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最伟大的代表,世界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1828年9月9曰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的亚斯那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家是名门贵族,父亲是尼古拉•伊里奇伯爵,母亲玛丽亚•尼古拉耶夫娜是尼古拉•谢•沃尔康斯基公爵的女儿。托尔斯泰自幼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曾就读于喀山大学东方语文学系,准备当外交官。次年又转入法律学系。他的主要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少年》、《青年》,中篇小说《一个地主的早晨》、《哥萨克》,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60年代至70年代创作的长篇巨著《战争与和平》和《安娜•卡列尼娜》,使他赢得了崇高的世界声誉。80年代末创作的《复活》是作者一生创作和思想探索的总结。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托尔斯泰的不朽名著《战争与和平》改编,前苏联莫斯科电影制片厂1975年出品。
《战争与和平》曾被美、苏、英、法等多国改编成影片搬上银幕,许多世界级明星如奥黛丽•赫本、享利•方达等都曾扮演过其中的角色。但在所有的改编影片中,前苏联拍摄的这部最忠实于原著,也最为成功。影片荣获莫斯科电影节大奖和当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影片场面壮阔、气势磅礴、制作精致、构思严谨,完美地融托尔斯泰的原著精神于其中,在银幕上再现了俄法战争时期俄罗斯广阔的历史画卷。
幕后英雄
邦达尔丘克
影片《战争与和平》取得如此巨大成功,应归功于导演邦达尔丘克。他是前苏联最负盛名的电影艺术家之一。从50年代《一个人的遭遇》开始,他的许多影片都获得国际大奖,其中《红钟》、《他们为祖国而战》等片曾在我国上映并获好评。
邦达尔丘克影片的主题主要集中于反战、追求真理,而这些在《战争与和平》中都得到了体现。他将皮埃尔、安德烈等人的命运与俄罗斯民族的大命运作对比,借俄法战争这一重大历史事件表现他们的高尚人格和英勇壮举。
此外,他还饰演了皮埃尔一角。虽缺少一点儿倜傥和潇洒,却更具有深沉的情感和俄国贵族青年的神韵。
15、西线无战事
经典名著
《西线无战事》是德国作家雷马克的成名作。作品出版后引起国内广泛注意,销售数量高达800万册,被译成29种文字,出版界的行家誉之为“古今欧洲书籍的最大成就。”小说中主人公保罗和他的三个同学受“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欺骗宣传上了战场。在战争中他们目睹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他们的英雄主义破产了,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
作品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以异乎寻常的真实、淋漓尽致地描绘了战壕的可怕生活: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撼、血肉横飞、尸骨遍野。作者如此逼真地描写,毫不留情地揭开了蒙在这场战争上的神圣的、美丽的面纱,表现了极为鲜明的反战主题。
作者风采
雷马克(1898—1970)生于德国奥纳布吕克市。18岁应征入伍,参加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西线经历了许多战役,先后五次负伤。战后,他当过教师、会计、石匠、记者、编辑等。希特勒上台后,他受到迫害。39岁他流亡到美国,47岁加入美国籍,后又在美国和瑞士居住。
雷马克的主要作品有:《西线无战事》、《归来》、《三个伙伴》、《爱邻人》、《凯旋门》、《生命的火星》、《生死存亡的年代》、《黑色的方尖碑》、《里斯本之夜》、《流亡曲》。其中《西线无战事》是他的代表作。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德国作家雷马的小说《西线无战事》改编拍摄,由美国环球影片公司1930年出品。这部电影被电影艺术大师爱森斯坦誉为“优秀的博士论文”。获第3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奖,在1962年美国西雅图世界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14部“最伟大的美国影片”中名列第3位,被称为世界上最伟大的战争故事片。
影片描述的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德国小分队士兵的经历。在大战开始时,他们怀着盲目的热情,自愿从军。但他们一个个都相继死去,在1918年大战即将结束的平静的一天,他们中的最后一个被法国士兵开枪打死,而德军仓促的报道却是:“西线无战事”。
影片编导忠实而有力的在银幕上表现出原著的主题,对帝国主义战争作了有力的谴责。正因为如此,此片公映时,德纳粹党下令禁映,该片被德国禁映达20年之久。
幕后英雄
导演刘易斯•迈尔斯东因《西线无战事》一片获第3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刘易斯•迈尔斯东是俄裔美籍导演,早年当剪辑师,后出任导演。1927年因《深宫夺美》一片获第1届奥斯卡最佳喜剧片导演奖。《头版新闻》、《老鼠与人》、《太阳下散步》是他的代表作。
在本片中,他的叙事手法简明扼要,而对于一些重要场面则精心构思、着力渲染。如影片结尾保罗遇害的场面,画面只是一只手快将蝴蝶捉到时,却在枪声的画外音中逐渐停止了动作,之后叠印出军人公墓的远景和保罗等人当年从小镇出发参军的镜头。这样前后呼应的艺术处理,动人心弦,寓意隽永,一直被视为电影史上的经典场面处理。
西线无战事
埃里希•马里亚•雷马克,德国现代著名作家,后加入美国籍。《西线无战事》是他的第一部成功之作,创作于1929年,这部作品奠定了他在德国乃至世界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这部小说也是一战时期被毁灭的德国青年一代的控诉书,这本书一出版就引起无与伦比的轰动效应,先后被译成29种文字,销量高达800万册,尤其受到当地青年的热烈欢迎。
我是一个高中生,叫博伊默尔。1914年8月,德国卷入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我的老师是一个好战分子,积极鼓励我们投笔从戎,去当步兵。我们的校长也不停的向我们进行长篇大论,于是,我们来到战场,我们一起来的有4名同学,其他三个人是喜欢深思的克罗普,在炮火中还苦苦背诵物理定律的米勒,对女人兴致颇高的勒尔,那年我们都是19岁,和我们在一起的还有4个人,有我们的“首领”、坚强机智的老兵卡特辛斯基,一心思念家乡与爱妻的农夫德特林,身体高大的挖煤工夫韦斯特胡斯以及食欲惊人的钳工恰登。
我们8人虽都来到战场,但是不论是谁,都不清楚我们为什么出来打仗。初入战场,进入火线,参加战役时我们带有各自不同思想感情及遭遇,在这里,我们患难与共,互相帮助,情同兄弟。
进入军营,我们首先受了10个星期的军事训练,这段时期所进行的培养改造,比在学生时代的10年更具有决定意义。我们懂得了,一颗擦亮的钮扣要比4卷叔本华的著作更为重要。我们先是惊讶,接着怨恨,最后是满不在乎。我们承认起决定作用的不是精神,而是靴刷;不是思想,而是制度;不是自由,而是操练。
就这样,我们这群抱着爱国热心的年轻人,怀着对英雄精神的崇拜走出校门,经过短期训练就被送上了战场。然而一到前线,我们原先对人生乃至战争的理想以及那一层浪温主义色彩全都破灭了。
在前线,我为所目睹的一切痛苦不堪:我们肮脏得自己都难以忍受,浑身虱子而且不时饥寒交迫;听到的是枪炮声与轰炸声,要不就是牺牲的人在临终前的惨叫声;看到的是硝烟弥漫、一片火海以及遍地血流和尸体。前线是一个神秘的漩涡……我总觉得那涡流的吸引力正在缓慢地、无法逃避地、不可抗拒地把我吸进去。我不住的为濒临死亡、走向天国的战友默默地祷告,但每次祷告都被现实彻底击碎,我在战场上变得有些唠唠叨叨,在看到一个人的死亡之后,我不禁自言自语道:“我亲眼看见他死去,在这之前我还不知道死是怎么一回事。”
在临近敌人时,我们就变成了危险的野兽。我们不是进行战斗,而是为了免遭毁灭在保卫自己。在爆炸的冲浪中,我们充满残暴,使我们变成拦路抢劫者,变成凶手,变成我们所知道的恶鬼。
每次恶战之后,就会发现自己身边的人正在不断减少,有的新兵一上阵就被枪弹击中。而停火后的战场,一眼望去:有人还活着,但他们的头盖骨已经给炸开了;有的士兵在走路,然而他们的双腿已经被炸断,他们仅仗着炸剩的残肢一步一步艰难地行走;有的士兵,竟然拖着自己被炸烂的膝盖,用手在地上爬了两公里的路程;还有士兵,赶到急驹痪时,人们发现他的肠子被堆放在他交叠起来的手上;人们还可以看到一些没有嘴,没有下巴,没有脸孔的人……我再也找不到校长所说的光荣与自豪感,反倒为痛苦和死亡困扰着。
战争是这样残酷无情,而且,在前线,战场犹如一个笼子,没有谁能解救自己,士兵们不得不在里面担惊受怕地等待着任何可能发生的事情。我们在穿梭的炮弹的网络下,生活在茫然难知的思念之中,偶然性在我们头顶上徘徊,被炸死或能活着,都出于偶然。
这时,只有大地是士兵唯一的亲人。大地对于谁都没有像对于士兵那样具有重要意义。当士兵长久地、有力地紧贴着大地的时候,当士兵怕被炮火轰死,把脸和四肢深深地埋在大地的怀里的时候,大地就是士兵唯一的朋友,是他的兄弟,是他的母亲。可是,有时大地往往是永远地把他抓住了。
有谁能活着从大地上爬起来,他就是一个幸运儿,但也有活着却不能自己站起来的,于是他们就被关进了另一个没有枪炮声的战场--军医院。那里的情况也是一样糟糕,经常没有好医生和护士,伤员太多而人手太少,更缺乏医疗器具及必要的药品。这里,同样充满了疼痛、呻吟和恐惧,有的伤员没有在战场却在这里咽了气,有的没有断气,就被送进了"死屋",孤零零地等待死视的降临。
伙伴们一个又一人地离去了,有的死在战场,有的死在医院。我也受过伤,痊愈后又回到前线。在一次战役中,我把我最好的朋友、受伤的卡特费尽力气从战场背到急驹痪,但是卫生员却告诉我说:“你本来可以不必这样费事的。”原来卡特在我背上的时候已经中弹死去了。
这样,除了恰登,我是班上其他7个人中的最后一个了。我终于等来了停战,对于战争毫无好感的我想着回到故乡重新生活,但是另一方面禁不住发出感叹:“要是现在回去,那我们将会厌倦、崩塌、耗竭,没有根底,也没有希望。我们将会再也找不到我们的道路。”
回到后方后,人们对战争痴情依旧,并嘲笑我对待战争的态度,把我比做一文不值的懦夫。在我看来,“我们年纪很轻,才20岁;可是对于人生,却除了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悲痛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迷惘浅薄之处,一无所知。这些年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这是我们有生以来第一个职业。我们对于人生的知识仅只限于死亡。今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情?我们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上一代会回到工作岗位上去,战争会被忘掉。而下一代将把我们看作是多余的人,把我们推到一边去。而我们自己,有些人将会适应,还有些人只是顺从。而大多数将会茫然不知所措:岁月流逝,到最后我们将归于毁灭。
我又重新回到战场,1918年10月,我阵亡了。据载:“他是往前面扑倒下去的,躺在地上,好象睡着了一样,脸上没有多少痛苦的感觉,有的是一种沉着,差不多是满意的样子。”
那一天,整个前线是那么沉寂和宁静,战报上有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经典名著
《第四十一》前苏联著名作家拉夫列尼约夫的代表作。
《第四十一》在以苏联国内战争为题材的作品中的一枚奇葩,小说的选材很有特色,它没有去展示群众斗争那种史诗般的画卷,而是描写在杳无人迹的小岛上,两个阶级不同、信仰不同、文化修养不同、追求不同的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尽管没有大场面,我们还是从那寂静的小岛上的一声枪响中,感觉到那个时代,两个阶级搏斗的剧烈。
作者风采
拉夫列尼约夫(1891—1959),苏联作家、剧作家,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1915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国内战争。1911年开始发表诗作,早期创作曾受未来派的影响。十月革命后参加红军,1919年负伤复员,从事文学创作,写过不少以十月革命和国内战争为题材的小说和剧本,他的著名作品有中篇小说《风》、《第四十一》、《决裂》,这些作品力图表现一群来自社会下层的普通人在残酷的革命斗争中的成长过程。他的作品情节紧张,冲突尖锐,充满浪漫色彩。此外他的中篇小说《第七位旅伴》《版画》,剧本《黑海舰队小兵之歌》、《为海上的人们祝福》和《美国之音》先后获斯大林奖。
银屏再现
影片改编自前苏联作家拉夫尼约夫的同名小说《第四十一》。
前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一支撤退的红军队伍中有一名叫玛柳卡的女神枪手,她打死过四十个敌人,当她向第四十一个敌人射击里,却打空了。这个被俘的中尉,有着秘密使命,政委决定由玛柳卡负责把他押送到司令部去。途中海上起了风暴,将他们俩冲到荒无人烟的小岛上,在这荒岛上他们相爱了。一天,海面上出现了一艘敌船,当玛柳卡发现中尉向敌船呼救时,她举起了枪……
17、夏伯阳
经典名著
《夏伯阳》是前苏联著名作家富尔曼诺夫的代表作,根据国内战争时期的英雄人物、红军指挥员夏伯阳的事迹写成。
小说描写的是1919年1月至8月在苏联东线上的战事。当时在东线战场上作战的,大多是由农民组成的红军部队,夏伯阳师就是其中的一支。穿上军装的农民在夏伯阳的指挥下英勇善战,屡建奇功,可他们的作风却自由散漫。夏伯阳足智多谋、顽强勇敢、视死如归、在战争中所向披靡,但政治上不成熟,对党不够理解。政委克雷奇科夫到任后,把夏伯阳引上了正确的道路,夏伯阳也不断成熟,成为一名优秀的军事将领。小说着重塑造了夏伯阳这位立下赫赫战功、声望极高、深受人们敬重的传奇人物。
作者风采
德米特里•安德烈耶维奇•富尔曼诺夫(1891-1926),前苏联作家。生于科斯特罗马省的一个农民家庭。1912年就读于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深受高尔基作品影响。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富尔曼诺夫投笔从戎。国内战争期间担任夏伯阳师政委、革命军事委员会驻士尔克斯坦战线的全权代表、高加索第九政治部主任,红色陆战队政委。1921年主编《红色军人》报,曾获红旗勋章。1924年任莫斯科无产阶级作家协会书记和全苏无产阶级作家联合会执行委员。富尔曼诺夫1921年开始发表作品,早期作品有《悼叶夫烈莫夫》、剧本《为共产主义而奋斗》、中篇小说《居民札记》。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夏伯阳》、《叛乱》。
银屏再现
影片《夏伯阳》根据富尔曼诺夫的同名小说改编,前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制片厂1934年出品。
片中塑造了夏伯阳这位苏联国内战争中传奇式的英雄人物。该片是苏联电影史上的杰作,人物形象鲜明,语言性格化,片中“精神战”一场,堪称场面蒙太奇的典范。
恰巴耶夫
影片荣获1941年斯大林奖金,在1978年评选的国际电影诞生以来100部最佳影片排行榜中,金榜题名。
《恰巴耶夫》时前苏联的“红色经典”,是一部有希望超越时空而长存的作品。它的最大价值是它向世人展现了一个极为独特的俄罗斯性格,也就是说,这是一部洋溢着俄罗斯民族精神的作品。
小说对传奇英雄恰巴耶夫有这样的描述:“恰巴耶夫性格上的特点是剽悍和骁勇……他与其说是自觉的革命者,倒不如说是一个狂热的革命者。初看起来,他过分好动,老想变换环境,然而,他是农民起义队伍里一个多么独特的人物啊,是一个多么光彩夺目的形象啊!”
“恰巴耶夫这样的人是很容易相处的,而且能够处得很融洽,但是他说翻脸也就翻脸。嘿,他一发脾气,就大吵大闹……过了一分钟,气消了,反而觉得有点难受。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开始回想,思考自己方才作过的事情……只要一认清楚,他就主动退让。”
电影《恰巴耶夫》里主演恰巴耶夫的演员巴博契金解释他扮演的这个人物时,也突出了他的民族性格的底蕴。他说:“恰巴耶夫像是从俄国历史的深层掬取了自发的叛逆性格……恰巴耶夫像是穿过时代的密林,接过了俄罗斯人民英雄的接力棒。”
小说的总体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富尔曼诺夫的确像他自己所说的,“如实地描写恰巴耶夫,连他的一些细节,一些过失,以及整个人的五脏六腑都写出来。”现实主义的手法不仅用在对于人物的塑造上,也用在对于战争的表现上,因此小说的基调富有一种崇高的悲壮感,即便是抒情的段落也不失悲剧色彩。
如小说第六章描写战友们送别恰巴耶夫的一个场面——告别的喊声,淹没在飞扬的朦朦雪尘中。人们站在台阶上,一双双眼睛,就像一面面镜子,闪烁着惜别的痛苦。有的人尖声地喊着,有的人啪啪地甩着马鞭,有的人把帽子抛到屋顶那么高……台阶渐渐地隐没在歧怆的悲痛和雪堆中……
《恰巴耶夫》问世于1923年,作者富尔曼诺夫(1891-1925)曾当过恰巴耶夫的政委。1934年瓦西里耶夫兄弟把小说拍成电影,电影迅速获得世界性的影响。鲁迅先生曾在上海看过这部电影,那时的译名叫《夏伯阳》。影片的巨大成功于导演和演员的功绩大有关系,但成功的最重要的关键还是小说原著的文学基础。
在前苏联由小说改编的战争题材电影中,引得最大世界性反响的,除了《恰巴耶夫》之外,当推1972年罗斯托茨基导演的《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电影《这里的黎明静悄悄》的世界性轰动,这部瓦西里耶夫创作的中篇小说未必会如此引人注目。但是,如果没有原著小说的思想艺术成就,也就不会有电影的成功。
我们都知道,在二战中俄罗斯人民蒙受的牺牲是最为惨重的,他们一共损失了二千多万人的生命。《这里的黎明静悄悄》就要像我们展示这二千多万人中的五个活生生的人,从而也表现了俄罗斯战争文学中一个重要特征:对于个体生命的关怀。
18、我的大学
经典名著
《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三部。
小说叙述了饱尝人间辛酸的阿廖沙,抱着进大学读书的理想来到喀山,过了不久就参加了秘密的革命活动。贫苦的生活使他在伏尔加河流浪,和搬运工人、小偷、乞丐生活在一起。后来,他在面包店找到工作,向工人们传播革命理想,参加了大学生的秘密组织,鼓励工人罢工。俄国的腐朽和个人的困境使他自杀未遂而受伤。伤愈后,他带着新生的力量,离开喀山,重新走上流浪的道路。
作者风采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曰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曰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主要作品还有《母亲》、《小市民》、《最后的一代》。《母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银屏再现
影片取材于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中的第三部《我的大学》,前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1939年出品。
这部影片的诞生标志着苏联电影20世纪30年代后半期改编文学作品领域中的新成就。创作者成功地将批判性地揭露同现实的乐观主义描绘融于一体。它为这一领域的创作树立了典范。
19、在人间
经典名著
《在人间》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二部。小说描述的是主人公阿廖沙1871年到1884年的生活。这段时期为了生活,他与外祖母摘野果出卖糊口,当过绘图师的学徒,在一艘船上当过洗碗工,当过圣像作坊徒工。在人生的道路上,他历尽坎坷,与社会底层形形色色的人们打交道,他有机会阅读大量书籍。生活阅历和大量的阅读扩展了阿廖沙的视野,他决心“要做一个坚强的人,不要为环境所屈服”。他怀着这样的坚定信念,离开家乡奔赴喀山。
在小说,作家不只是再现了形形色色的小市民和他们的生活习俗、道德观念和精神境界,而且塑造了一系列体现劳动人民智慧才能的人物形象,广泛深刻地再现了广大下层劳动者的悲惨生活和他们的思想情结,描绘了俄国社会一个时代的历史画卷。
作者风采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
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曰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曰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宣言》、《资本论》等著作。
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主要作品还有《母亲》、《小市民》、《最后的一代》。《母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银屏再现
影片根据高尔基同名小说改编,由苏联儿童电影制片厂1939年出品。
从这部影片中,人们可以看到俄国十月革命前普通人民广阔而复杂的多面生活。银幕上出现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既表现了生活的残酷,人们精神的压抑,小市民卑微愚昧的面貌,又表现了人的纯洁、质朴、善良的本性,以及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影片曾获1941年度苏联国家奖金。
20、母亲
经典名著
长篇小说《母亲》是高尔基最重要的代表作,也是俄国社会主义文学最早出现的优秀成果。
19世纪末俄国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的工农革命,改变了人类的发展进程。高尔基的长篇小说《母亲》在文学史上最早表现了这种革命,这在世界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
《母亲》一出版,立刻受到俄国与全世界革命人民的欢迎。反动当局惊恐万状,下令逮捕高尔基。伏罗希洛夫对高尔基说:“好几代的俄罗斯无产者受到了您的文学作品的教育。”小说很快译成德、法、英、意、西班牙、丹麦、瑞典、保加利亚等文,对世界发生了重大影响。对中国革命与中国文学的影响尤深。
作者风采
马克西姆•高尔基(1868—1936)是苏联无产阶级文学的创始人,也是世界社会主义文学的卓越代表。高尔基原名阿列克塞•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于1868年3月28曰出生在伏尔加河畔的尼曰尼•诺夫戈罗德(即今高尔基城),父亲是细木工。他4岁丧父,随母亲寄居外祖父家,10岁时外祖父因遭火灾而破产,他便被抛到“人间”,开始了自谋生路的流浪生涯。16岁到喀山,原想上大学,结果喀山的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在那里,他接触了进步青年的革命团体,并阅读了《====宣言》、《资本论》等著作。他将自己的一生写入了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中。1901年发表《海燕之歌》,标志着高尔基创作的新发展。主要作品还有《母亲》、《小市民》、《最后的一代》。《母亲》是他最优秀的作品。
《母亲》的素材
这部作品是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写成的。20世纪初,在高尔基的故乡尼曰尼•诺夫戈罗德附近的工人区索尔莫伏爆发了群众性的革命运动。1902年“五一”节,索尔莫伏的工人群众举行示威====,事后,沙皇ZF的法庭审判了这次====的组织者。这次事件给高尔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当时就产生了要写一部小说的念头。小说的中心人物巴威尔•符拉索夫和母亲尼洛夫娜•符拉索娃,就是以索尔莫伏“五一”====时高举旗帜走在前头的彼得•扎洛莫夫和他的母亲安娜•基利洛夫娜为原型的。小说虽然以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素材,但决不是1902年索尔莫伏事件的翻版,而是20世纪初期整个俄国革命运动的艺术概括。
《母亲》的写作背景
俄国1905年的革命,以武装起义的失败而告终。随之而来的,是斯托雷平的反动统治时期。在社会生活中,颓废、消极和失败主义的情绪增长了。在文学领域,这种失败主义情绪表现得更为强烈。正是在这革命处于低潮、许多人精神混乱的时期,高尔基“匆忙地”赶写了《母亲》这部作品。他说:“我的任务是支持低落下去的反抗精神,来反对生活中黑暗的、敌对的势力。”正因为如此,列宁称这本书是“一本非常及时的书”。
银屏再现
影片《母亲》根据高尔基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前苏联基辅电影制片厂1922年出品。影片以奏鸣曲般的结构形式和精美的构图,以及洋溢着纯朴诗意的蒙太奇语言,表现了女主人公尼洛夫娜的革命经历。
作为默片时代经典作品的《母亲》,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国际博览会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12部最佳片中名列第8;在1978年评选的电影诞生以来的100部最佳影片排行榜中名列第3位。
·上一篇文章:世界名著100部简介之三
·下一篇文章:世界名著100部简介之一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wpwx.cn/news/baike/134161826364D0EF77JEFF8ADK0I18I.htm
相关内容
佚名 |
聪明岛主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米拉·洛贝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
佚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