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是成本最低、收获最高的投资,也是门槛最低的高贵

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汪信之一死救全家


来源:中国儿童文学网  作者:佚名


  第二天,程氏二兄弟便直奔江州向江淮宣抚衙门递上状纸。
  宣抚使刘光祖一看状纸,忙令取来汪信之所写的书信,也未细细推敲,立刻密报枢密府。
  枢密府官员见报后大吃一惊,火急派公差前去捉拿正在京城办事的汪信之。
  因为汪信之平素轻财好义,广结江湖好汉,所以早有人给汪信之通风报讯。汪信之就连夜逃出京城,差人没有捉拿到他,只好回去如实禀报。
  枢密府见没有捕获到汪信之,愈加心慌,匆忙上表奏闻天子。
  天子降诏,责令宣扶使捕获汪信之、洪恭等。宣扶使也立即下达公文,责令安庆李太守并转太湖、宿松二县,协力捕获“谋反叛贼”。
  洪恭教头早已听到风声,立即逃避。但是汪信之因家大业大,眷属众多,一时无法安排妥当,不能立即一走了之。
  这时,宿松县令奉命派遣县尉何能,率领了200多士兵,去麻地坡探听汪信之的谋反实情。
  走了不到10里路,何能在马上独自思量:
  早就听说汪家父子骁勇无比,家丁、渔民也不下几千人,而且汪家父子广结江湖好汉、受过汪家恩惠的人不少。我这次真的前去打头阵,可不要白白结冤江湖豪杰,说不定还会枉送性命!
  于是何能下令士兵改变方向,只在山谷偏僻处驻兵住了几日。自己带了几个亲信,装模作样出去转了几圈,便率领士兵回县府,胡乱禀报县令:“汪信之谋反,果是实情。庄上武器精良,家丁众多。我们寡不敌众,只得收兵回来。求朝廷增派军队前去镇压方可成功。”
  再说,汪信之从京城回家,也已得知因县尉何能妄报汪家谋反,宿松县令才上报李太守,李太守进而上报枢密院,致使官府围捕的情况,但不知这场是非究竟从何而起。眼看情势不妙,自己满身是嘴也说不清道不明,只得吩咐汪世雄带领家丁和渔民、冶铁工场的壮丁等人,厉兵秣马。
  不久,他便率领众人向宿松县进发,要捉拿何县尉当面对质明白。
  到了宿松城外,只见城门紧闭。原来早有人飞报知县大人,吓得城内官员面如土色,一边慌忙下令闭门紧守,一边飞报安庆李太守,说汪信之杀人造反,已兵临城下,求李太守早早发兵剿灭叛贼。
  汪信之率领众人不能进城,只得驻扎在城外。
  几天下来,人困马乏,汪信之更是连日劳累,病倒在床,手下渔民、壮丁也偷偷溜走了不少。
  汪世雄审度情势,劝父亲道:“不如先回家中再作计较。”
  汪信之无奈,只能引着众人回麻地坡。一路慨叹愤恨不已:我汪信之对国家忠义始终如一,不料竟遭此陷害!原想捉拿何能县尉,借以追根问源,报仇雪耻,谁知竟会闹成这步田地?
  回到家中,汪信之对汪世雄等家人说道:“看来这麻地坡已是个死地,官兵一到,就没有一条退路。只有天荒湖,水面浩淼(miāo),港汉纵横,有芦苇可以隐蔽,更有不少渔户掩护。我们暂且去那儿躲避一阵。”说完吩咐把家中所有金银分发家丁,不愿跟随的,听其自便;一把火把房屋都烧了。
领了妻儿老小及心腹等30多人,径直向望江县天荒湖而去。
  不一日,便到了天荒湖。取了5只渔船,摇着向芦苇深处躲藏起来。
  却说安庆李太守接着宿松县飞报的公文,大吃一惊,一边向上司飞报,一边下令各县招兵买马,合力围剿谋反叛贼。
  江淮宣扶使刘光祖更是不问底细,惊慌失措向朝廷奏报。
  天子降旨,责令枢密院调集各路军马四五千人合力围剿。

|<< << < 1 2 3 4 > >> >>|


·上一篇文章:多灾多难的战舰
·下一篇文章:吃蛇的老头


转载请注明转载网址:
http://www.wpwx.cn/news/chuanqi/13316184736GHCABEAI86F22KB45A31.htm


  相关内容

无相关新闻